孩子問媽媽:「您常要我看清楚自己,那為什麼人的兩隻眼睛不對着生?」媽媽回答:「那是要提醒我們,清楚自己當然重要,但人生更重要的,是看到別人和向前看。」
事實確如此,人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重。很多動物的眼睛都分別長在頭的兩側,這樣能看到更廣的視野,更能伺機而動。但人類就不同,人只須正視前路,正視人生便足夠。
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有關猩猩的實驗。他們先把一面大鏡放在籠裏,再把一隻猩猩關進去,一段日子之後,將猩猩麻醉,然後在牠的額頭上畫一個無臭無味的大紅點。
猩猩醒來後,在鏡裏看到自己,就不停用手去搓,試圖把它擦掉,也就是說,牠發覺自己和之前有所不同,額上多了些東西。然後,他們又把另一隻猩猩麻醉,在額頭上也畫了同樣的大紅點,在籠裏也放了大鏡,再把猩猩關進去。這隻猩猩一直安然地生活,沒有發覺自己那個紅點,沒有用手去摸,更沒有去搓。
這個實驗的結果讓人很震驚。當一個人不知道自己原來是什麼樣子的時候,不管是好是壞,都會泰然接受,但當照過了「鏡子」,知道有所改變,「本來不是這樣的」這個覺識出現後,便無法逆轉。難怪有人遇上了巨變,失去昔日曾經擁有的,身心馬上就跌進深淵,無法自拔。往後的路該如何走?古德有云:「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;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;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。」我們不妨細看歷史:文王被拘,才有《周易》,屈原被逐,乃賦《離騷》,左丘失明,始有《國語》,司馬遷因受宮刑,絕望之際,忍辱負重,發憤著書立說,終於完成中國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。歷朝歷代,都有前人為我們開創出成功
之路。有人找到了契心的信仰,像重覓失落了的真我,靈性就閃閃生輝。以人為鏡,可以讓我們在生活上少走彎路。原來很多不幸,都是人自己做出來的,專橫放縱固執自我的人,遇到不稱心的情境就很難解脫;好勝心強嫉妒心重的人,棋逢敵手時難以甘拜下風。相反,快樂的人,無非是了解人非聖賢,誰能無錯?於是便坦然原諒別人放過自己。
健全的人,只是明白得失乃人生常事,與其過份自責自怨,倒不如把寶貴的精力放在下一個未卜的世情。
先知先覺,後知後覺,不知不覺。覺,原來是看到自己,支持自己,珍惜自己。
< 返回主頁